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首頁>新聞中心>媒體報道
媒體報道
《央視新聞客戶端》:豐收季丨會種地的老邱


媒體聚焦

      金秋十月,河南周口市商水縣種糧大戶邱守先的2100畝地迎來沉甸甸的豐收。這位種地的老把式,在熟悉的地里看見熟悉的玉米,也看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成為地里隱形的“肥料”。

邱守先展示自家豐收的玉米

      走在自家的地頭,邱守先迫不及待地掰開將要收獲的、金燦燦的玉米棒子,臉上滿是欣喜:“多漂亮!籽粒飽滿,??粒粒分明!”在他身后,河南周口市商水縣張莊鎮(zhèn)這片一望無際的玉米地,已籠罩上一層金黃色。

      邱守先今年種的玉米生長并不順利,前期遇上干旱,澆了兩三遍水,玉米才出齊??。到七月中旬又遇上了強降雨,“雨量也大,??這地里也是一片汪洋”。

      和許多“老把式”一樣,下雨的日子,邱守先記得清清楚楚。56歲的他,被村里人叫作“會種地的老邱”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今年7月中旬,旱澇急轉,長到喇叭口期的玉米差點兒全部“報銷”。老邱說,過去吃飯要“看天”,今年雨天里,他也能挺直腰桿兒:“這場雨如果擱到以前,像我們這地塊,??顆粒不收。但我們商水高標準農田排水設施好,??又加上下雨期間,各級政府組織機械進行了溝渠疏通,排水也特別暢通,??兩天田間的水都下去了?!?/p>

農技專家喬江方對邱守先地里的玉米進行測產

      在另一側的玉米田塊里,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的專家喬江方正組織收獲前的測產。“增加粒重、提高產量”,這是喬江方最常給種植戶的提醒。經過初步的理論測產,喬江方估算兩個品種的平均產量在每畝??850公斤左右,??這個結果雖然不出老邱的預料,但他依然很高興。

      今年起,我國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河南在已建成高標準農田的基礎上,集中打造1000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區(qū),老邱的1700畝玉米地也被納入其中。玉米生長的百來天,農技專家們來得勤,老邱自己也舍得多下功夫。

      去年,愛嘗鮮的老邱就開始采用玉米密植滴灌技術,肥料使用少了,畝產提高了。隨著今年滴灌帶大面積配套,成竹在胸的老邱同時也提高了玉米播種密度?!耙郧暗挠衩酌芏染褪敲慨€4000至4500株之間,現在就在5000株左右,這1000株??就能增加300斤?!崩锨裾f。

邱守先的一塊玉米地里種著多個新品種的玉米

      不同玉米品種的各種數據,老邱記在了心里,也寫滿了家里一摞一摞的筆記本。一年365天,他到地里得有400多次,即便田間沒活,也得到田間地頭看一看,“每個品種我都要記錄,每天我都要??過來觀察,??每星期記錄一下這個品種除草劑的抗性、??病蟲害的抗性。要說累不累,也累,但是看見我的莊稼的長勢,??瞬間渾身都是勁!”

      憑著這股勁兒,老邱的土地流轉規(guī)模不斷擴大。2014年,老邱在村里率先流轉了300多畝地,今年,他流轉土地面積已經達到2100畝,其中包括1700畝玉米、2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00畝大豆。老邱說,是科技和政策激活了農業(yè),“現在做農業(yè)確實能賺到錢了。我以前做農業(yè)??擔驚受怕,怕淹、怕旱、怕病蟲害?,F在高標準農田建成,??確實也會遇到天災,但是有了??現在這個環(huán)境,我們種地心里安穩(wěn)了,有底氣了。”

      黃昏,收割機仍一刻不停,晚霞灑向金色的田野,豐收的畫卷向遠處延伸。老邱還在回味著測產時技術人員的叮囑,明年自己的水肥一體化操作還得改進。不過眼下,老邱來不及細想,秋收之后,又該秋種了,“從事農業(yè)只要我能干得動,我都要一直干,看看農業(yè)??到底能發(fā)展到哪一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