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麥吸漿蟲將主要發(fā)生在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安徽等地,發(fā)生面積3700萬畝。目前吸漿蟲幼蟲開始活動,處于上升土表期。小麥吸漿蟲以幼蟲附著于灌漿期的麥粒嫩皮上,吮吸麥粒中的漿汁,造成嚴重減產(chǎn)。
小麥吸漿蟲一般每年發(fā)生一代,以老熟幼蟲結(jié)圓繭在土中越冬。次春當(dāng)小麥返青、起身時,幼蟲即自繭內(nèi)爬出并上升到表土層(有些幼蟲有多年越冬現(xiàn)象)準備化蛹。至小麥孕穗時則開始結(jié)繭化蛹。如濕度偏低,溫度較高時,幼蟲多不結(jié)繭而直接在土中化成裸蛹。蛹期一般有8?10天,至抽穗時(我國自南向北約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即羽化為成蟲,這一階段吸漿蟲的活動規(guī)律與小麥的物候期有緊密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
幼蟲脫繭上升及化蛹都需要足夠的水分和濕度,如天氣過于干旱,幼蟲即進行多年休眠,土壤中含水量為18-20%有利于幼蟲化蛹。在4月份,遇到降雨,最有利于成蟲的出土。
小麥吸漿蟲的防治指標(biāo)為土壤中平均每樣方(10 cm×
防治適期和方法:
1、穗期保護:抽穗期是噴藥防治小麥吸漿蟲的關(guān)鍵時期,這個期間時間短,必須抓住時機進行噴藥穗期保護,防止或殺死飛來成蟲、或殺死其產(chǎn)在穗上的卵。進入揚花期時進行噴藥保護的時機已過,因為抽穗時穗子上的卵已經(jīng)孵化成幼蟲鉆入小穗中很難被殺死。另外成蟲產(chǎn)卵在揚花期的穗子上,當(dāng)卵孵化成幼蟲后進入小穗內(nèi)時很難?破變硬的麥粒皮。
具體方法是在小麥抽穗70%(含露臉)時進行穗期噴藥,每畝可用48%毒死蜱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1500~2000倍液噴霧。噴霧于上午9時前或下午5時后進行,在蟲口密度大的田塊,在2~3天后抽齊穗時再噴藥一次。
2、蛹期防治:在蛹盛期(小麥孕穗~抽穗露臉)撒毒土防治,每畝可用48%毒死蜱乳油、40%甲基異柳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150~300毫升,兌水
3、選用抗蟲品種:北方推廣面積較大的品種中,石H06-032、鄭麥9023、中麥9號、濟麥21、濟麥22、西農(nóng)979等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性,有助于減輕吸漿蟲的為害。(武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