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我所吳緒金團隊在鐵棍山藥品質特征挖掘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所吳緒金團隊在鐵棍山藥品質特征挖掘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先后在食品科技領域頂級期刊Food Chemistry: X(中科院一區(qū),TOP期刊)、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中科院二區(qū))以及《食品工業(yè)科技》(EI)發(fā)表論文。三篇研究論文第一作者為安莉副研究員,通訊作者為吳緒金研究員。相關研究得到中原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項目、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自主創(chuàng)新項目等的資助。


       鐵棍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的地下塊莖,是我國傳統(tǒng)的藥食同源植物,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功效。自古藥材就有“按時而收”的要求,采收時間直接影響山藥的營養(yǎng)價值與藥用價值,然而目前對山藥采收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對所含某一種或幾種化學成分上,對于不同采收期所有代謝動態(tài)變化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尚不清楚。

Comprehensive widely targeted metabolomics to deciph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 quality formation during harvest” 對不同采收期鐵棍山藥的質譜指紋圖譜進行代謝組學分析,識別出潛在差異代謝物,分析其含量隨采收期不同的變化規(guī)律和收獲過程中品質形成的潛在分子機制,為鐵棍山藥質量評價和最佳采收期確定提供了重要信息。

“Unveiling the impact of harvest time on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cv. Tiegun maturity by NMR-based metabolomics and LC–MS/MS analysis”運用核磁共振代謝組學和液質聯(lián)用技術分析了采收時間對鐵棍山藥成熟度的影響,篩選出潛在差異代謝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蔗糖和尿囊素含量變化能夠準確反映鐵棍山藥的成熟程度,可作為評估鐵棍山藥成熟度的潛在生物標志物,這一發(fā)現(xiàn)為鐵棍山藥的合理采收和科學食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代謝組學結合LASSO回歸機器學習方法識別太谷山藥和鐵棍山藥中的差異標志物”首次嘗試將代謝組學與機器學習技術相結合,分析不同品種山藥的差異標志物,開發(fā)出代謝組學結合LASSO回歸機器學習算法識別太谷山藥和鐵棍山藥中差異標志物的新策略,為山藥產(chǎn)業(yè)的品質控制與品種溯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吳緒金團隊以代謝組學為切入點,綜合運用生物信息學、轉錄組學、生物化學等多種手段,致力于代謝組學檢測新技術與代謝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分析方法的開發(fā)、農產(chǎn)品品質特征挖掘和品質形成分子機制等的研究,已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hemistry、中國食品學報國內外重要期刊上先后發(fā)表十余篇學術論文。